德甲转会规则_德甲联赛转会不受限制
1.欧洲足球转会的具体时间是几月几时?
2.欧洲足球转会期到时候时候结束
3.德甲联赛转播商Arena集团跟德国电信什么关系?
4.中超俱乐部用什么办法破解新政?
5.德甲联赛的水平越来越让人看不下去,他们的出路在哪里呢?
欧洲足球转会的具体时间是几月几时?
1 欧洲足球联赛转会期分为夏季转会期和冬季转会期两个阶段。
2 夏季转会期时间段为7月1日00:00-8月31日24:00(两个月)。
3 冬季转会期为1月1日00:00-1月31日24:00(一个月)。
欧洲足球五大联赛欧洲足球五大联赛是欧洲足球联赛影响力及竞技水平排名前五的联赛,即英格兰足球(The Premier League)、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Serie A)、德国足球甲级联赛( Bundesliga )、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La Liga)、法国足球甲级联赛(Ligue 1)。
欧洲足联欧洲联赛欧足联欧洲联赛(UEFA Europa League;简称欧洲联赛,或音译作欧罗巴联赛,在台湾和香港又称为欧霸杯)是由欧足联每年举行的由欧洲俱乐部角逐的淘汰制赛事,在欧洲洲际级别比赛中重要性仅次于欧洲冠军联赛。前身为欧洲联盟杯,从2009/10赛季开始改变赛制,并将赛事更为现名。改制后仍继承自11年欧洲联盟杯成立以来的各种纪录,不可分开计算。此次重组也将举办了15年的欧洲足联国际托托杯并入欧足联欧洲联赛。
欧足联欧洲联赛决赛举办场地基本要求为欧洲四星级球场,截止2017年,夺冠次数最多是塞维利亚,一共5次加冕。北京时间2017年5月25日,2016/17赛季欧洲联赛决赛在斯德哥尔摩的友谊球场展开角逐,曼联2比0取胜阿贾克斯,首度夺得欧洲联赛冠军。
欧洲足球转会期到时候时候结束
欧洲足坛的夏季转会窗口都将在北京时间9月1日凌晨陆续关闭,欧洲各大联赛的关窗时间并不完全一致,在转会截止日,往往有很多交易发生,因为这是各支球队补强和调整阵容的最后机会。
欧洲五大联赛里,关窗时间最早的是德甲,在北京时间9月1日凌晨0点,德甲的夏季转会窗口将正式关闭。
北京时间9月1日凌晨5点,意甲联赛的转会窗口将正式关闭。
北京时间9月1日凌晨6点,英超、法甲和西甲的夏季转会窗口也会正式关闭。
虽然各大联赛的转会窗口会在明天凌晨关闭,但是有一些转会可能在此之前完成,但是却在关窗后获得官方宣布,这也是常有的事情。另外,英超球队可以获得英足总2个小时的特别宽限,这也有助于他们完成交易。当然,两家俱乐部签订了协议,并非交易完成,双方还需要在国际足联转会系统(TMS)内进行登记,这也转会才算得到正式认可。
在以往的交易截止日,往往在最后时刻会有重磅交易发生。
附欧洲各大联赛关窗时间:
德甲
北京时间 9月1日 00:00
意甲
北京时间 9月1日 05:00
英超
北京时间 9月1日 06:00
法甲
北京时间 9月1日 06:00
西甲
北京时间 9月1日 06:00
五大联赛冬季转会开始时间:
英格兰:1月2日
法国:1月2日
德国:1月1日
意大利:1月4日
西班牙:1月4日
五大联赛转会截止时间(北京时间):
英格兰:2月2日7点
法国:2月2日6点
德国:2月3日0点
意大利:2月2日5点
西班牙:2月1日6点
德甲联赛转播商Arena集团跟德国电信什么关系?
引子 足球场上还有什么不能卖的?扎根7载的当家球星可能远走他乡,比如舍甫琴科;历史悠久的豪门可能卖给根本不懂足球的外国人,比如曼联;而经历过百年风霜考验的联赛亦可能易名,比如德甲。为了得到德国电信的6000万欧元赞助,德甲出卖了自己的冠名权,而下赛季出现在球迷面前的将很可能是“德国电信甲级联赛”或“德国移动甲级联赛”。
他们把自己卖了
重庆晚报消息:“德甲把自己卖了。”这是《报》在得知德甲冠名权被出卖后的评论。继Arena(德国电信集团)取代倒闭的基尔希集团而成为德甲联赛转播商之后,实力雄厚的德国电信成为德甲联赛的最大赞助商,他们将从下赛季开始每年向德甲联赛投入6000万欧元。作为代价,德甲联赛将不得不更换为“德国电信甲级联赛”之类的名字。
不怪《报》刻薄,因为这不能算是一个双赢的合约。德国电信获得的不仅仅是联赛的冠名权,还有丰厚的互联网市场,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转播德甲的比赛,而这一切的价值远远不止6000万欧元这么多。据了解,德甲联盟将和Arena公司在下星期举行最后一次谈判,双方将在2月15日之前签订一份大约为期两年的合约,包括2007/2008赛季和2008/2009赛季。有趣的是,德国电信方面的人倾向于“德国电信甲级联赛”,但据悉也有可能用“德国移动甲级联赛”之类的名字。不管是哪个名字,对于德甲球迷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情,他们又要重新适应。
不过这几年德国球迷应该已经适应了经常换名字这一现象,比如说球场的名字。汉堡的AOL球场仅存活了6年就结束了,如今竞争汉堡球场的赞助商主要有阿联酋航空和一家名为“Alice”的宽带供应商,汉堡的球场会叫“酋长竞技场”还是“Alice竞技场”?汉堡球迷对此早已厌倦,如今轮到全体德甲球迷品尝这种频繁更名的滋味了。
联盟甘为4000万折腰
众所周知,在基尔希集团倒闭后,德甲的电视转播收入就没能再重现本世纪初时的辉煌。今年,德甲整个赛季的电视转播收入约为2000万欧元。如果德甲联盟和德国电信能在下周就新合同达成一致,那么德国电信每年除了原有的2000万欧元转播费之外,还要拿出4000万欧元购买冠名权和网络转播费。德甲就真那么需要这4000万欧元吗?
通过与欧洲其他主流联赛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德甲早已不是球迷的宠儿,德甲每年的2000万欧元转播费也是欧洲主流联赛中最低的。目前,火热的西甲和已经大不如前的意甲每年的电视转播收入都高达6000万欧元,其中并不包含所谓的冠名权或网络转播费用。而在商业化程度更加彻底的英超,每年的转播费竟高达1.5亿欧元!联赛委员会主管塞菲尔特就表示,“这并不奇怪。十年前我们拥有欧洲冠军、冠军杯冠军和联盟杯的冠军,是世界上最好的联赛。可现在我们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影响力,塞菲尔特说出了德甲转播费落后于欧洲其他联赛的最根本原因,由此人们不难看出,对于已成为欧洲主流联赛中的二流联赛的德甲而言,4000万欧元并不是个小数目。
而让德甲联盟甘愿为4000万折腰的另一个原因,当然是Arena(德国电信)集团的垄断。在基尔希集团倒闭后,Arena就成为了德国最大的足球比赛转播商,他们不仅获得了包括有线电视和在内的独家转播权,还把另一家电视转播商Premiere挤出了德国。在这样的情况下,德甲联盟的选择越来越少,不得已只能对Arena委曲求全,区区6000万欧元就把自己“卖”了。
外战外行内战内行
塞菲尔特直言不讳的说出了德甲影响力下降的现实,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德甲影响力下降?为什么区区6000万就让拥有103年历史的德甲把自己的名字卖了?德甲球队究竟都在干什么?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一一解答。
与欧洲主流联赛相比,德甲球队或许不是最弱的,但绝对是比赛最少的。当大多数顶级联赛都扩军至20支球队时,德甲却依然坚守18支球队的阵地。这种选择是球员们欢迎的,德甲球员每个赛季都能迎来长达40天的冬歇期。不过负面影响却是,球迷在冬季根本没有重要比赛可看,必然会将注意力转移至其他联赛。
而在联赛的场次原本就很少的情况下,德甲球队并没有把精力集中在欧战上,而是选择在国内赛场拼个你死我活。以本赛季为例,冠军杯16强中只有一支德甲球队,而联盟杯32强中也只有两支球队来自德甲,外战不利似乎成为了德甲球队的通病。难怪拜仁总经理赫内斯会疾呼:“扩大海外宣传,在外战中取得好成绩才是德甲真正的出路。”如今,拜仁虽然是唯一一支闯入冠军杯16强的德甲球队,但他们的却顾此失彼,昔日德甲霸主如今仅列积分榜第三,由此可见国内联赛竞争之激烈。
更让拜仁头疼的是,德甲球队不仅热衷于在球场上挑战拜仁,更打算挖拜仁的墙脚。不来梅阿洛夫斯在警告拜仁不要打克洛泽主意的同时,也在引诱拜仁前锋皮萨罗,“我们要保住克洛泽,他是球队的财富,而下一步我们希望能把皮萨罗带到不来梅,皮萨罗应该明白,拜仁早已今非昔比了。”打破拜仁在德甲转会市场上的垄断,这是其他中小俱乐部愿意看到的,然而仅仅将目光集中在国内球队上,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近年来每到转会期,德甲就习惯了内部解决问题,相互挖角成为了习惯。殊不知,诸如英超、西甲这类联赛,早已将目光投向全世界。
无论是在球场上,还是在转会市场上,德甲球队均暴露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特点。而在创收的问题上,德甲联盟继续“挖掘自身潜力”,终于沦落到卖名字的地步。
星途+钱途=前途
舍甫琴科为了阿布的13万英镑周薪去了切尔西,西汉姆联为了摆脱债务靠上了冰岛财团……所有卖身者的共同点就是:为了钱。而当人们苦苦思考德甲的前途究竟路在何方时,其实只要找到了“钱途”,自然就明白了什么是德甲的前途。
的是,德甲球队如今似乎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们首先做的是推广德甲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例如,拜仁前几天刚刚从迪拜返回了慕尼黑,中东之旅不仅是冬季的训练课,更是一次商业活动。对此鲁梅尼格强调说,“联赛委员会必须加强对海外市场的开发,我们需要更多的知名度。”
实际上联赛委员会早就在这么做了,而且还取得了一定成效。去年12月,负责市场开发的官员希尔罗伊姆斯飞赴印度,与当地的电视直播代理机构进行会晤。联赛委员会主管塞菲尔特说:“我们正在进行磋商,希望能够得到这个广阔的亚洲市场。”塞菲尔特2005年2月1日上任,他的工作卓有成效:2005年全球范围内德甲的观众群提高了15%,2006年提高了25%,到2009年为止,预计数字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80%。目前有150个国家能够看到德甲,其中93个国家现场直播了去年10月不来梅与拜仁之间的大战。
事实证明,参加商业比赛不仅能为球队带来巨大收益,更能扩大球队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从而带动德甲联赛的发展。去年成为全球收入最高俱乐部的无疑是这方面的典范。除了参加商业比赛之外,的另一淘金高招就是使用“明星战略”。借助超级球星的名气,帮助球队提升人气,这也是成功商业运作的典范。而德甲呢?挣钱最多的拜仁进入21世纪后,买得最贵的球星竟然是价值1750万欧元的马凯,而大多数德甲球队均偏爱那些实用型球员,对类似于贝克汉姆这样人气颇高的帅哥,德甲球队一贯没什么兴趣。更让人惊讶的是,德甲这些年几乎就没什么球星,去年巴拉克走后,德甲就再没有拿得出手的世界级球星,敢问这样的德甲如何赚钱呢?
不仅要走“钱途”,还要走“星途”,这或许就是德甲真正的前途。
中超俱乐部用什么办法破解新政?
虽然从德转会市场反馈出,中超总支出4111万欧元,去年冬窗投入全球第一的中超联赛今年的投入直降到了全球第十。这就说明足协的新政已经取得了稳步的成效,毕竟我们的中超联赛还真的不能和5大联赛相媲美,我们与英超、西甲、意甲、法甲、德甲存在的差距不是一步两步,而是一大截,但是我们每次的转会市场的投入都是稳居全球第一。
冬窗各联赛转会总支出第一名的被英超联赛获得,前5甲分别是5大联赛:1. 英超:转入86人,总支出2.270亿欧。2. 意甲:转入169人,总支出2.144亿欧3. 德甲:转入43人,总支出1.962亿欧。4. 西甲:转入71人,总支出1.496亿欧。5. 法甲:转入47人,总支出1.230亿欧。
而中超联赛在冬窗只转入66人,总支出4111万欧,位居该榜单的第10名。值得一提是本次中超冬转会总金额创下过去9年来的最低纪录。中超各队在今年足协的限令政策的大前提下,更是精打细算。各大俱乐部也只有恒大、国安、上港、苏宁、重庆、富力、石家庄、鲁能、大连人、武汉共10家俱乐部用满了5个外援注册名额,其余的几家俱乐部都未用完。
这仅仅是我们知道对外援的引援,中超豪门不在少数,想要得到自己需要的球员还是会想出一切办法的。常言说得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近日《半岛都市报》表示中超俱乐部都在用“捆绑销售”的绝妙方法破解足协颁布的限令新政。我们知道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限令就是国内球员的转会身价最高不得超过2000万人民币,这样国内球员就不会再超高身价的球员。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据《半岛都市报》阐述:捆绑销售就是在购买对方主要球员是,为了抹平2000万规定的限额与球员的高身价差,顺便以2000万的价格再买入对方几名年轻球员。这样总价就可以在规定范围内提升上去。这样一来,俱乐部在没有违法新政的前提下,还能得到心仪的球员,而另一方还能收到预期中的转会费。
这一招破解真的也是滴水不漏,在没有违法规定的前提下,还能够得到自己心仪的球员,这能力不是一般的强。《半岛都市报》还进一步地发问:足协的新政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想花钱的依然拦不住,没钱花的也根本不用拦,除了能反面衬托下各俱乐部破解束缚的能力之外,唯一的作用恐怕就是应付检查了。
不知这样发展下去还能成良性循环吗?有钱的豪门还是一如既往地财大气粗,我想要的球员还是我的,我就是一家独大,其他的想要一决雌雄还得腰包能鼓起来。广州恒大、上海上港、北京国安就是一个小小的缩影,其他的球队难道只能当背景,我们的足球怎么才能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呢?
青训是不是唯一的解决途径呢?足球人才多了,市场流转快了,各家球队都有了自己足够的底牌了,是不是都能与之抗衡了。每一项新政的颁布肯定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市场规律的发展也不是想要改变就能改变的,只是期待我们的足球能够快速健康地发展,良性友好的循环发展环境能够培养出更多的足球人才,而不是只为了钱,我们更需要体育精神。
德甲联赛的水平越来越让人看不下去,他们的出路在哪里呢?
联赛的观赏性比其他的几大联赛要低,各球队的资金状况不好(拜仁和沙尔克04)除外,技战术不够鲜明。技术好的球员大量的外流。对拜仁的保护思想比较严重!他们需要技术好的球员加盟!不要只靠身体来踢球,只有技术水平高和华丽的球风,才可以吸引眼球。西甲,英超就是好的例子!
- 上一篇:gifu卢恩_卢恩吉亚是什么联赛
- 下一篇:法国对意大利决赛_法国对阵意大利大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