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的三公原则_奥运三问
1.三公原则是什么
2.三公经费具体指什么
3.招投标活动中所谓的公平原则是指
三公原则是什么
应该是秦始皇的宰相李斯所创的三公九卿制度吧,三公就是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1、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有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之权,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事,以及财政,选举,民政,法律,礼制,边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
2、太尉
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秩俸万石,金印紫绶。官吏主要有长史和主簿。
3、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三公中地位最低,秩俸是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三公经费具体指什么
三公经费”是指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境)、公务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招待过程中支出的财政经费。
“三公经费”实际上就是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即办理委托代理事项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比如公务用车,实际上是为了办理委托代理事项而在交通上的需要;公款接待和公款出国,则是为了与委托代理事项有关的国内外人员维护人际关系、加强工作交流、提升自身履职能力的需要。
所以,“三公经费”作为公职人员履职的必要手段,其使用应该接受委托人的监督。当“三公经费”的使用与办理委托代理事项(履行公职)无关或背离委托初衷时,人民有权要求公职人员纠正,甚至可以撤销委托(即对有过错的公职人员进行免职、撤职甚至开除处理)。
扩展资料:
三公经费的使用应遵循的原则:
三公经费的使用应遵循比例原则。
三公经费公开是一种进步,但这不是问题的全部,或者说不是问题的根本。中央各部门以及各地在公开三公经费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三公经费的科学合理使用,即科学合理地进行三公消费。行政法上有一个重要原则叫“比例原则”。
它包含适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狭义比例原则三个子原则。笔者认为,“三公经费”的使用应遵循比例原则。
适当性原则又称为妥当性原则、妥适性原则、适合性原则,是指所取的措施必须能够实现行政目的或至少有助于行政目的达到并且是正确的手段。
招投标活动中所谓的公平原则是指
该活动原则是指“三公一诚”,即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
1、公开是招投标信息的公开,将公开信息的公开到指定媒介,除了需要保密的之外,招投标信息是按规定公开。
2、公平就是一视同仁,给所有投标人或潜在投标人平等的机会,享有同等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3、公正是按公开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对待所有投标人,不搞特殊、不搞双重标准、不歧视。
4、诚实信用是一个道德基本原则。不仅仅是招投标,其余的经济活动比如合同及一些经济法等都是一项重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