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对阵外援队_中国篮球对阵外援队员名单
1.威姆斯谈到国内篮球不缺有天赋的球员,就缺优秀教练,说的对吗?
2.CBA其他篮球队与八一队比赛时,对于外援的出场,有什么具体限制?
3.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外援制度
威姆斯谈到国内篮球不缺有天赋的球员,就缺优秀教练,说的对吗?
威姆斯在中国实实在在待了四年,特别是最近两个赛季,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整个赛季的CBA比赛都被安排在园区内进行。因此,他不得不长时间和球队待在一起进行比赛和训练。和国内球员、教练以及国内的篮球工作者接触得多了,了解到的信息越来越全面,感触和理解自然也就加深了不少。他说得对吗?我觉得一点都没错!
威姆斯在访中说道:
这个问题的根源出现在国内青训教练之中,绝大多数国内青训教练对于篮球这项运动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和理解。在国外, 体育 训练是一门科学,而在国内, 体育 训练更像是一种机械性的活动。
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国内青训教练强调体能训练和大运动量反复练习的重要性。在这些教练手中,有天赋的年轻球员们不得不长时间接受枯燥且伤害身体发展的训练方式。一来,很多孩子因为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失去了对于篮球这项运动的和热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初心,我想他根本不可能实现自己曾经的理想;二来,一些正处于发育期的孩子的身体因为长时间高强度高负荷的训练而被拖垮了,早早就因为伤病不得不结束篮球生涯。
一项运动的根基都打不好,上层建筑又怎么会搭得牢呢?
放眼整个CBA,很多战术理念极其陈旧的教练依然在从事一线篮球工作。典型的例子就是新疆队的现任主教练阿的江。
阿指导在拥有周琦这样的联盟顶级防守球员的情况下,依然没有能力带领球队取得成功,关键原因就是他极其陈腐的战术理念以及拙劣的职业态度。
在这个崇尚小球和快速打法的时代,阿的江依然在场上长时间使用双塔战术,这也导致新疆队成为了整个CBA进攻效率最低的球队之一。结果大家也看到了,他们在季后赛首轮被山东队以下克上,惨遭淘汰。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阿的江的儿子阿尔斯兰也在今年的窗口期加盟了新疆队,并且在季后赛中获得了相当长的出场时间。毫无疑问,阿尔斯兰的能力并不足以成为新疆队的轮换控卫,但是因为他父亲的缘故,他得到了这份令很多人羡慕不已的工作。顶级职业联赛竟然充斥着这样的人情世故,令人难以置信。
威姆斯还在访中说道:
有些教练,他们为了赢得比赛,不惜把所有球权都交给球队外援,国内球员不是蹲底角就是蹲45度。典型的例子是北控常规赛最后一轮对阵青岛队的比赛中,北控外援约瑟夫-杨全场出场38分钟,砍下53分6篮板6助攻的疯狂数据,出手次数更是高达43次,但是比赛结果确实北控99比106不敌青岛队,最终北控也丧失了季后赛的资格。
这场比赛看得我非常气愤,马布里在比赛进行到第四节时已经完全没有战术可言,别说是青岛队教练和球员了,就连我们普通观众都知道,球权一定都在约瑟夫-杨手上,最后出手的也十有八九是约瑟夫-杨。几乎每一个球都是个人单打,都是英雄球。约瑟夫-杨的能力确实是强,但是到最后大家都看出他已经没有体力继续战斗了,然而马布里还是没有安排任何其他战术。
像马布里这样的教练员,对于中国篮球而言一点帮助都不会有,以他这种战术打法,国内球员们根本没有可能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提高。
CBA其他篮球队与八一队比赛时,对于外援的出场,有什么具体限制?
CBA外援正常是四节六人次,就是四节比赛,有两节可以上双外援,对八一队是四节五人次,只有一节可以上场双外援。最后一节只允许1名外籍球员上场,同时,亚洲球员等同外籍球员计算上场人次。
八一队是军队建制,所有队员都是现役军人,所以不会有外籍球员,就是外籍华人也不可以。
八一男篮历史上有着辉煌的战绩,从CBA创立之初连续六年蝉联冠军。02-03、06-07夺CBA冠军。多年来,为我们国家培养、输送了多名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为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和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
扩展资料:
亚洲球员使用办法等同国内球员;有资格注册并使用亚洲球员的运动队,如不注册亚洲球员,可增加1人次的外籍球员上场时间,即2人4节7人次。
亚洲球员一旦完成注册,无论参赛与否,不得再使用2人4节7人次;已经使用过2人4节7人次的,赛季间不得再注册亚洲球员。
百度百科—CBA外籍球员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外援制度
1995-1996赛季:首位外援登陆CBA
1995-1996赛季,浙江中欣男篮聘请了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篮球运动员米哈依尔·萨芬科夫,这是CBA联赛历史上首位外援球员。
1996-1998赛季:外援大规模引进
1996-19赛季,CBA联赛各支球队开始了大规模的外援引进。联赛赛制规定,每支球队可以拥有两名外籍球员,赛季中除了五支军旅球队和山东男篮之外,其他球队均引进一名或两名外援,但两名外援不能同时出场。19-1998赛季,江苏南钢、广东宏远、上海东方、辽宁沈飞客车、浙江中欣等多支球队引进两名外援。
1998-2001赛季:外援用四节四人次
自19赛季起,CBA联赛的参赛队伍由八支扩展到了十二支,用了主客场的赛制。在球队扩军后的1998-1999赛季,CBA联赛规定各支球队在一个赛季的过程中最多允许引进四名外援,不再限制两名外援不能同时登场,用了四节四人次的新规定,同时首次允许在赛季中途更换外援。“全华班”、“双外援”等名词应运而生。在1998-2001的三个赛季,CBA联赛外援政策变动不大。
2001-2004赛季:最多引进3外援 NBA球星涌进
2001-2002赛季开始,CBA联赛规定各支球队可以引进2-3名外籍球员,但是比赛中最多允许两名外援上场,外援用4节5人次的政策。联赛多支球队引进了三名外籍球员,包括北京首钢引进萨兰哈德、艾克尔斯、阿尔斯通;山东永安引进马尔吉纳斯、洛兰达斯、达柳斯;辽宁盼盼艾克、迈克鲁、隆尼。
2002-2003赛季,姚明以状元秀的身份登陆NBA,CBA联赛也招来了多名拥有NBA履历的外援,CBA联赛多支球队在赛季中更换外援。
2004-2008赛季:实行倒摘牌统一选外援
2004-2005赛季,CBA联赛首次引进了统一选外援的制度,选秀形式取倒摘牌制。联赛定于2004年8月27日-31日,在美国篮球学院14支CBA参赛球队的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在俄勒冈州尤金市挑选自己所需的外援,按照统一的工资标准和管理条例与被选中的球员签约。随后的几个赛季CBA联赛的外援政策变动不大,外援出场时间用4节5人次的制度,赛季初统一进行倒摘牌选秀。
2008-2009赛季:外援政策重大变革
2008-2009赛季,取消此前的统一选秀制度,联赛允许各支球队自由挑选外援。各支球队允许注册两名外籍球员,联赛后四名的球队加上新加入的天津队和青岛队还可以再挑选一名亚洲籍外援。赛季中外援的上场时间不再受到限制(对八一队除外),各支球队允许更换两人次的外援,更换时间不作规定但亚洲球员不允许更换。
国内球员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球员,有资格使用亚洲外援的球队如放弃注册第三外援,就可以选择“4节7人次”。对全华班队伍时,对手除了继续保持4节5次外援外,最后一节只允许单外援上场(亚洲外援也等同于外援执行)。
2014-2015赛季:末节单外援 4节6人次时间不变
2014-2015赛季,CBA外援政策将发生重要变化,在外援的使用时间上依旧沿用4节6人次,但最后一节将不再允许使用双外援。
在过去的联赛中,大部分球队选择在下半场使用双外援,这也导致了在决定比赛胜负的时刻大部分球都在外援手中掌控,国内球员很难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发挥自己的作用,造成国内球员在国家队的比赛中难当大任。此项改变也是为了促进国内球员在关键时刻处理球的能力。
此前针对对阵全华班八一队时,要求其他球队在外援的使用上只能用4节5人次,并且最后一节不能用双外援,这个政策在下赛季并不会发生改变。另外,亚洲外援仍然可以按国内球员使用,这也意味着拥有亚洲外援的球队在第四节可以同时派出一个外援和一个亚洲外援。
2015-2016赛季:后6名球队有权使用亚洲外援
2015-2016赛季,亚洲外援使用政策调整,即由2014-2015赛季后8名的队有权使用亚洲外援,调整为2015-2016赛季后6名的队有权使用亚洲外援,2016-2017、2017-2018赛季后5名的队有权使用亚洲外援;同时,仍维持2014-2015赛季第4节亚洲外援上场不受限制的规定。此外,从2015-2016赛季开始,非“全华班”的球队与“全华班”球队比赛时,外援上场时间由原来的两人4节5人次,改为两人4节4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