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打篮球的人_最早一批打篮球的人视频
1.中国在NBA打篮球的有谁?
2.中国人是从时候开始打篮球的?
3.中国男篮第一人是谁?
4.问一下阿联什么时候开始打篮球的和他的球龄,以及阿联的小时候的一切故事、趣事!!拜托了各位 谢谢
5.姚明作为中国篮球第1人,有人能够超越他吗?
中国在NBA打篮球的有谁?
中国4大NBA球员足迹: 王治郅: 2000-01赛季:小牛 新秀签约 2001-02赛季:小牛 合约到期 2002-03赛季:快船 自由签约 2003-04赛季:快船 被买断 2003-04赛季:热火 自由签约 2004-05赛季:热火 被买断 巴特尔: 2001-02赛季:掘金 自由签约 2002-03赛季:马刺 自由签约 2003-04赛季:猛龙 自由签约 交易 2002-03赛季:魔术 被买断 姚明: 2002-03赛季:火箭 新秀签约 至今:未更换球队 易建联: 2006-07赛季:雄鹿 新秀签约 交易 2007-08赛季:篮网
中国人是从时候开始打篮球的?
篮球运动是在1895年9月传入中国天津。这与基督教青年会在天津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最早的一次篮球表演
1895年9月,美国人来会里博士(Dr.Lyou,中国名字叫李昂),受北美青年会的派遣来中国天津筹建城市青年会,同年12月8日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在医学堂成立。会前与会后都表演了篮球游戏。
1896年1月11日下午4时,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举行了中国篮球运动史上较为正式的篮球表演。在考证近代篮球传入中国起始的问题上,据1948年赴美的吴志钢博士提供,1896年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曾公布以下三次英文布告,布告的原件收藏在纽约市百老汇街291号基督教青年会历史图书馆内。吴志钢博士特地将3次英文布告抄后寄回国内。这三次英文布告的内容是:
第一次布告 1895年1月11日
A game of basketball will be played this afternoon all young men interested in are athleties are invited to be at the room promptly at 4 o’clock in order to join the game.(一场篮球赛将于今日下午举行,所有爱好运动的青年,请于四时踊跃参加。)
第二次布告 1896年1月18日
A game of basketball will be played this afternoon at four o’clock if the weather pernits. Come and join the game.(如果天气好的话,今天下午四时举行篮球赛,来参加这项运动吧。)
第三次布告 1896年4月4日
An enthusiastic game of basketball was played on last Saturday afternoon. Another game will be played today at four o’clock. Come and learn the game.(上星期六下午举行了一场热烈的篮球赛,另一场将于今日下午四时举行,来学学这项运动吧。)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有关篮球活动最早的文字记载,它说明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于1895年12月举行了中国近代篮球运动史上最早的一次篮球表演活动。
来会里在他的《中国青年会早期史实之回忆》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载:天津青年会之最初运动,每周一次查经班……辩论会。此外,会员对篮球亦极感兴趣,故一时有成为群众运动之概。但在玩球以前,他们的一番姿态很是可观,他们必须盘好自己的头辫、修短长长的指甲,把不便利的长袍脱去。这样,他们就把书生的尊严放弃,而换成一副高兴活泼的姿态了。但是,这种运动只在会所草地围墙背后举行,颇有狭隘不便之概。
从这段记述中可以看出,篮球传入中国的初期阶段尚未形成运动,自然是技术动作也较简单,更谈不到比赛中的战术运用了。但是,它毕竟是中国近代篮球运动的开端。
有关近代篮球运动传入中国确切时间的探讨
关于近代篮球运动传入中国的确切时间,曾有多种说法,这个问题也是国内篮球界以及海外同行们颇感兴趣的学术问题。
一说是1894年,由美国人鲍勃·盖利把篮球带来中国,国际篮联为纪念国际篮联成立50周年出版的《世界篮球》也是这样说的。除此之外,这种说法至今没有别的文字根据。事实上通过翻阅奈史密斯的篮球回忆录,查实美国普林斯顿和斯普林菲尔德学院的校友录、逐年来华人名册,找不到1894年盖利或者其他人来华的迹象。有的倒是盖利于1898年来华,是个足球队员,而且还在北京青年会工作多年,对此,曾是北京青年会“老鸡”篮球队名将的孟广礼先生至今记忆犹新。
二说是1896年,美国人蔡乐尔把篮球传到中国,有些体育史书也这样说。这也不是史实。蔡乐尔来华时间是1912年9月27日,曾在北京、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工作,他热心倡导篮球运动,曾任中国参加第一、二、三届远东运动会篮球比赛的中国队指导,为近代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
还有其他一些传说,如“清末民初”、“1901—1910年”等等。现台湾省篮球界著名的汤铭新先生,曾带着这一问题赴美国考察,也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
1895年12月8日出现在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成立的篮球游戏表演,绝不会是突如其来的。作为一项运动,一定要有熟悉、酝酿、掌握的过程,也就是说篮球传入中国的确切时间,那就是在来会里于1895年9月来华以后,是他把近代篮球带来天津。
天津、华北地区的篮球运动
天津是中国近代篮球运动的摇篮,华北是中国开展篮球运动最早的地区,这是肯定无疑的。
清政府同日本订立屈辱的《马关条约》后,随着外国侵略军、洋人与传教士大批来到中国,也必然带来他们国家的风俗文化,天津的篮球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从基督教青年会传到教会学校,发展到华北地区的。
天津早期的篮球活动,球场设在青年会院子的后面,场地没有一定的尺寸,人数没有限制,规则也很简单。用的是足球,没有指导,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技术了。
天津篮球运动在合乎规则的场地上进行活动,是在1910年旧中国第一届运动会之后,于1911年才开始的。场地由1896年的一种只有4条界线的场地(如图甲)改变而成(如图乙),增加了罚球线(距端线15英尺)、中圈和跳球短线。
天津青年会普通中学、南开中学、省一中、高等工业学校和新学书院都是在1911——1912年开展篮球活动的,在此之前没有全市性的篮球联合比赛的组织。
华北是开展近代篮球活动的最早地区。
1908年,保定同仁学堂就在空地两端的树上各挂一个竹篓做筐子玩这种游戏。
华北开展篮球活动较早的学校,还有北京的清华学校、汇文中学、高等师范学校和通县协和书院等。华北地区内的其他省、市学校篮球活动也于1914年在北京召开的华北运动会以后,相继开展起来。
1910年10月在南京南洋劝业场举行的“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届体育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追认为旧中国第一届运动会),是于清末宣统二年由邮传部全国高等实业学校和各地青年会倡办召开的,是一次反映中国当时殖民地体育特色很深的运动会。
当时,把全国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区,但实际参赛的是华北、武汉、吴宁(苏州、南京),而上海、华南多是各学校代表队。这次运动会上没有设篮球锦标,只是在会后进行了篮球表演。参加单位是华北、上海和吴宁3个队,结果上海胜吴宁,华北与上海的决赛是在上海青年会篮球房进行的,结果华北队获得了冠军。华北队是由天津与北京参加这次运动会的田径运动员临时组成的。对这次在全国运动会上进行的首次篮球表演,国内报界曾有评论:那时的技艺方面,固然是幼稚到极点,而形式方面,又都陈腐难看。多数队员,袍者套也,豚尾垂垂,充满着中古时代的色彩。可惜没有留一张小照,否则,到现在倒可以陈列到古物保存所去,任人参观一下呢。
在华北篮球活动的开展中,美国人饶柏森(C·H·Robertson)先生起了一定的作用,他于1904——1908年在北京与天津青年会工作期间,积极倡导篮球运动。在任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时,曾到京、津各校讲“西洋体育”,同时也宣传了近代的篮球运动。
华北篮球运动于1913年以后,呈现出更大的兴起与发展的局面。
中国男篮第一人是谁?
中国男篮第一人是姚明。他的名字叫姚明,中国男篮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2008年2月姚明左脚骨折赛季报销。他是中国篮球历史第一人,为了国家荣誉,即便是赔上自己的职业生涯,他也义无反顾,他将中国男篮带向辉煌,带领中国男篮希入北京奥运会八强。
姚明带领中国男篮进入了北京奥运会的8强,这也许就是姚明心中的责任,在北京的主场与13亿中国人民一起战斗给中国男篮的激励,中国男篮为祖国赢得荣誉,赢得尊严。
早年经历
1980年9月12日傍晚,姚明出生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出生时体重5公斤,比普通新生儿重了几乎一倍。姚明的父亲姚志源身高2米08,母亲方凤娣身高1米88,两人均是打篮球出身。姚志源退役后,分配到上海海事局。方凤娣则进了体育科研所。当时姚家居住在西康路一老式里弄住宅。
问一下阿联什么时候开始打篮球的和他的球龄,以及阿联的小时候的一切故事、趣事!!拜托了各位 谢谢
1987年10月27日,易建联出生在广东省鹤山市一户普通邮政职工之家。父亲易景流身高1米91,母亲麦美玲身高1米73,都是手球队队员。2岁(1989年)随工作调动的父母移居深圳。1999年夏天,12岁1米94的阿联一时心血来潮和伙伴们报名参加了深圳的街头篮球赛事,谁知第一轮就被淘汰了,可是一位一直在场边细细观察的业余体校教练,却如获至宝,因为他看到了一个运动神经出众,灵气逼人的孩子。这位戴忆新教练先是说服了阿联的父母让阿联参加深圳体校训练,又和中国职业联赛豪门广东宏远俱乐部负责青训的教练联系,为阿联专门设计系统训练方案,阿联的身高无法控制般突飞猛进。 2000年10月生日后的第二天,年仅13岁,身高已达2米02的易建联被广东宏远俱乐部选入,成为青年队中一员,随后马上被选入中国国家青年队,踏上篮球之路现役国家队队员,技术全面、动作协调、灵活多变。 易建联15岁就进入了中国职业联赛(CBA)。在广东宏远效力的五个赛季中,他帮助球队获得了三次CBA总冠军。 2005-06年赛季,易建联以总决赛场均19.8分和9.7个篮板成为CBA史上最年轻的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 .个人经历 1999年从事篮球训练,广东省深圳市体校; 2000年入选东莞市的广东宏远宝玛仕队; 2002年入选国家青年队; 2003年以“高水平运动员”身份考入广东工业大学; 2004年入选国家队; 2006多哈亚运会男子篮球冠军。 2007年被NBA密尔沃基雄鹿队选中。 2008年参加NBA全明星新秀赛赛,得到8分2篮板。 2008年5月4日在海南三亚奥运圣火传递中作为第三棒火炬手出现 2008年6月27号转会去新泽西网队 2008年8月参加北京奥运会 帮助中国男篮夺得奥运会男子篮球第八名的成绩一个球员,一个有天赋的球员,这是易建联给人最初的印象。因为他的身高,因为他的弹跳,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一个有很大发展空间的选手。而给他这样条件的,正是他的父母。 深圳,阿联的家里,易爸爸和易妈妈坐在沙发上,面前摆着一台已经开始转动的采访机。由于逆光,没法一下子看清他爸妈的脸,只知道面前这是一对身材高大的夫妻。 阿联的父母都是广东本地人,爸爸身高近2米,妈妈也超过了1.8米。两个人都曾是手球运动员。退役之后,他们在深圳邮局工作,平时也代表单位打一些篮球比赛。两个人去打比赛,有的时候就会带上阿联,那个时候的阿联,对篮球并不感兴趣,每次跟爸妈去,他就只会在场边乱跑,跟小朋友一起玩儿。也许是经常跟着爸妈去比赛的缘故,阿联渐渐地认识了篮球。 阿联的父母没想到,儿子有一天会出现在篮球场上。做过运动员的人,一般不太赞同自己的孩子再去搞体育,阿联的父母也没想过让他去打球。如果不是体校的教练找上门来,他们还不会动这个心思。 “那个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他去打了什么比赛,还是体校的老师找到我们,我们才知道他去参加了深圳的三对三篮球赛,”阿联的母亲说。阿联属于比较内向的孩子,小的时候除了过人的身高,父母并没有注意到他过人的篮球天赋。 现在的易建联身高2.12米,家族里的所有人中他最高,而他有这样的身高,完全来自遗传。“在我们祖孙三代中,我是最矮的,阿联的爷爷比我还要高,”阿联的父亲说着,拿出一张照片,“中间的就是阿联的爷爷,有2.02米,这样的身高在广东人当中特别罕见”。 有了过人的身高,加上从父母身上遗传下来的弹跳能力,再加上父母做过手球运动员,阿联从小就对球有着特别好的感觉。阿联也说,是先天的因素让他很快就掌握了这项运动。 阿联做了球员之后,父母依然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一样呵护着,每次去东莞看他,母亲都会帮他认真收拾房间,而阿联也尽量抽出时间来,陪父母吃饭、聊天。 挖掘他出来的人 戴忆新早年间在江苏省体校当教练,开发出了胡卫东,十年前调到深圳市体校后又发现了易建联,伯乐走到哪里都是伯乐。 他来到深圳的时候,深圳市体育局刚刚成立,准备组建篮球队,戴忆新教练便到街头去选苗子。当时罗湖区举办了一个三人篮球赛,易建联瞒着父母偷偷参加了。虽然他所在的队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这个大个子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戴忆新便四处打听这个大个子的下落。“我记得有一天下午,我们正在训练,有一个大个子过来,很礼貌地跟我说,我叫易建联。”戴教练马上停下训练,打量这个自报家门的孩子。 易建联赴美前,专程回深圳拜别恩师,两人又谈起了第一次见面的场景。易建联给教练的第一个感觉是“身材高大,大概1.90米的样子,还十分匀称,是难得的篮球人才。”易建联则说,他还记得老师让他跑了几步,然后做了几个准备动作。“ 当时感觉老师挺温和的,很权威的样子”。 第二天,戴教练让易建联再到体校来一趟,对他进行了全面的测试,结果让他兴奋异常。“我们选材一般要看运动员的外观、素质、神经类型、遗传情况和生长发育状况,当时看了易建联后感觉他还要长,就测了骨龄,根据我在江苏少年队带队的经验,我对照了胡卫东的骨龄纪录后,当时保守估计阿联能长到2.08米以上。这个身高在国内就很有竞争力了。而且其他方面的数据,也让我对他的发展非常看好。” 这么好的苗子,戴教练却费了很大劲才弄到手,因为阿联的父母并不同意孩子从事体育。“他们练了半辈子体育,觉得这是个苦差事,所以舍不得让孩子再走这条路。我是可以理解他们的,但这么好的苗子我也实在舍不得放弃。“戴教练说。最后双方达成妥协,先让阿联到体校训练,至于是否正式进入体校,以后再说。 在戴教练手下训练了三个月后,阿联的身高由1.92窜到1.95米,身体协调性也提高很快。父母也觉得这孩子的确是搞体育的料,但这时候阿联本人又犹豫了,因为他很喜欢读书,而且也不太相信在篮球上能干出什么名堂来。”他只是觉得喜欢篮球,可以业余时间来练一下,不想进体校。“戴教练当时几乎绝望了。 没想到,等体校开学的时候,阿联扛着行李来报到了。 接下来的一切就很顺利了。戴教练为了阿联以后的发展,刻意培养他的篮球潜能。没多久,广东青年队的主教练就被吸引了过来,他也觉得阿联是个难得一见的苗子,经常跟戴教练交流培养方案。 扶他上马的人 在阿联的教练中,有两个人在他成长的关键时刻给予了决定性的支持,他们就是前任广东宏远主教练李春江和现任主教练李群。他们是阿联的成长道路上作用最大的人。 2003年的一个冬日,上海卢湾体育馆。李春江把易建联叫到身边,耳语了几句,拍拍他的肩膀。阿联整理好9号比赛服,对记录台做出了一个换人的手势。接着,他迈出了踩在CBA赛场上的第一步。李春江选择了在姚明的家乡让阿联亮相,很明显,他在用这种方式向中国的球迷宣布:姚明走了,易建联来了! 从阿联进入CBA赛场,到拿到第三个总冠军,李春江一直都是球队的主帅。在他的计划里,阿联有朝一日必定成为宏远队的核心。那个时候的阿联有些青涩,还没法与那些经验老到的球员们相比。比赛场上,错误一个接着一个,身体对抗完全不占优势。可是李春江还是给了阿联相当多的时间,让他慢慢去适应这个赛场,慢慢取得进步。 阿联没有辜负他的希望,从2004年开始,他就成了广东宏远内线的主打球员。虽然还不是球队进攻的核心,但只要他在场上,对手就拿广东队没有任何办法。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阿联都是李春江手里最重要的一枚棋子。三个总冠军,这是阿联在李春江时代得到的最大回报。 时间过得很快,2006年夏天,宏远队更换了主教练。老队长李群坐在了主教练的位置上,而此时的阿联也已真正成为了球队的核心。 李群接队,阿联一下子变成了宏远队的第一攻击点。一方面,李群改变了广东队过去以外线为主的打法,偏重内线进攻。另一方面,阿联已经相当成熟,在场上具有了相当的统治力。李群相信阿联的能力,阿联也希望帮助李群拿到自己走之前的最后一个冠军。就这样,他跟这位老队友开始又一次的并肩战斗。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正当阿联满怀雄心,想要拿到第四个冠军的时候,王治郅回来了。他成了横在阿联和李群面前的一道大山。2007年3月28日,这个日子也许阿联永远难忘。当张劲松站在罚球线上,投中了全场比赛倒数第二个球的时候,阿联耷拉着脑袋向李群身边走去。他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李群的脸上没了表情,他拍了一下从自己身边经过的阿联,没说话。这是两个人在这块场地上的最后一次合作,但结果并没有让两个人满意。
希望采纳
姚明作为中国篮球第1人,有人能够超越他吗?
应该没有人可以超越他
当年姚明能够在NBA打出一片天地,不仅是他的实力,还有他的人脉关系,正如网友说的,姚明打篮球,是场上,场下都自带王者气质,所以今天可以做到篮球人领导位置
2016年,姚明入选NBA名人堂,其他入选的两位运动员为奥尼尔和艾佛森,而姚明不仅是入选名人堂的第一位中国人,也是获得这一荣誉的第一位亚洲人。在他的名人堂演讲中,他提及了他想要感谢的家人、朋友、教练、球员等对他帮助很多的人,在这些人之中,谁会是他最想要感谢的人呢?
在他的演讲中,他将第一位登陆NBA的中国球员王治郅当做他人生中的几位“明镜”之一,分量不可谓不重。对于王治郅对他的影响,姚明提到:“对于每一个梦想登陆NBA打球的中国球员来说,他就是先驱般的存在。他是开拓者,为我们扫清了各种障碍,做出了无数牺牲,我从他身上获益良多,尽管他今天不能到场,但是我还是要向他致谢。”?
王治郅在CBA已经大展身手的时候,姚明刚刚进入上海大鲨鱼队,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与王治郅的持续对位之下,从1997-98赛季的场均10分9个篮板再到2000-01赛季的场均27分19个篮板,姚明可谓是成长迅速,这更是为他进军NBA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王治郅赴美打球前,姚王争霸一直都是CBA联赛的最大看点,他们既是在国家队并肩作战的队友,也是在CBA联赛上相互成就的对手。
姚明对于将王治郅看作开拓者一话所言不虚,并非奉承,因为在王治郅之后,任何想要进入NBA打球的中国球员,几乎是畅通无阻。作为首位闯荡NBA的中国球员,王治郅显然要独自开辟出一条道路出来,当22岁被NBA小公牛选中,正是王治郅的巅峰时期,然而“留美不归”让他背上骂名,并被开除出国家队,错过了2002年的世锦赛和亚运会,错过了2003年的亚锦赛,错过了2004年的奥运会,错过了2005年的亚锦赛……他的巅峰时期就这样错过了。如果说,为什么王治郅在NBA的成就不如姚明,这或许就是他作为先驱者所付出的代价吧。
在从中国通往NBA赛场的这一条荆棘之路,是王治郅一步一个脚印踏平的,也正是如此,后来的巴特尔、姚明、易建联等中国球员进入NBA走过的路是一条条平坦的大道。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王治郅没有改变什么,但他在那面墙上凿出了孔,让后面的人看到了光。”
姚明曾经坦言,王治郅是自己终身追赶的对手,“如果没有我,大郅还是那个大郅。但是如果没有大郅,我可能不是今天的姚明了。” 固然姚明的成功离不开众人的帮助,但是王治郅作为姚明的对手、朋友、先行者,在他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或许这就是他最该感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