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篮球北京队人员_全运会篮球北京队人员介绍
1.北京奥神职业篮球俱乐部的单向通道
2.北京女篮的球队历史
3.全运会篮球比赛首战四场比赛见分晓,山东男篮主帅杨文海首秀失败
北京奥神职业篮球俱乐部的单向通道
在中国篮坛,奥神是一个异类般的存在,自2005年被CBA禁赛后,奥神这些年来过的一直是颠沛流离的卖艺生活。由于球队老板李苏财大气粗,队中却总是不乏优秀人才,孙悦、张松涛、霍楠以及刚刚入选U19国青队的吴冠希便是其中代表。但可惜的是,由于球员很难解除与奥神之间的长约,奥神成了一条只进不出的单向通道。
被锁住的孙悦
和往年不同的是,除了国家队和鸡肋的商业邀请赛,孙悦在聚光灯下打球的机会终于多了一回——在2013年4月份进行的全运会篮球预赛中,孙悦身披北京队球衣。
作为北京队临时“借来”的核心,孙悦不负众望,除了没能在与山东队的对垒中率队突围之外,孙悦在其他4场比赛中打出了高质量的表现,最终帮助北京队以4胜1负的战绩杀入决赛圈。
孙悦的现象级发挥,再次引发了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孙悦要是能打CBA就好了。甚至不少球迷还建议道:“就去北京队吧,北京正好缺后卫,这次全运会权当是磨合阵容了。”就连闵鹿蕾也直言不讳,“我也有这个愿望(引进孙悦)。”
但美好的愿景能否实现,还得看奥神的脸色。虽然奥神对于“北京队欲引进孙悦”一事一直未予回应,但考虑到坊间盛传多年的奥神与球员签订超长合同、一旦违约球员必须支付巨额违约金的说法,北京队的做法,难免有些一厢情愿。
毕竟这不是孙悦第一次与CBA球队传出“绯闻”,在过去三年间,上海队和八一队欲引进孙悦被传得有鼻子有眼,但最后都无果而终。CBA联赛日趋火热,孙悦却只能孤坐一旁充当看客,心中自然感慨万千,“遗憾谈不上,但绝对有些惋惜,毕竟距离CBA就差一点点了。”
关于孙悦与奥神之间的合同细节,坊间说法不一,有人说是20年,有人说是25年,还有人说是终身合同。但不管是哪一种,孙悦想彻底地脱下那件禁锢身心的奥神球衣,已几无可能。
被抛弃的张琦
在奥神众将因出战全运会才被外界想起的今天,当年那个被老板李苏无故开除的张琦,已经逐渐被人遗忘。
1999年,13岁的张琦被奥神选中,并与奥神签订了一份长达16年的合同,那是张琦篮球梦的起点,却也是张琦日后噩梦的开端。现在回忆起1999年的那次签约,张琦仍心有余悸,“那简直是一份卖身契。”
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奥神在与球员签订合同时,往往不会事先告诉球员合同的年限,直到球员在合同上签下名字,球队才会将合同细节告知球员。“合同后面好有好几页的附加条件,有些条件根本不符合篮协对合同的规定,并且合同签完之后,球队会将一式两份全部收走,我们球员什么都没有。”张琦说。
刚开始在奥神打球时,张琦过得比较顺利,因为和其他CBA球队相比,球员在奥神的待遇不错,就算是奥神离开CBA的那几年,球队也远赴美国,参加了ABA联赛。因此,不管是收入,还是竞技水平,奥神在国内篮坛的地位都不低。
但从2007年11月23日起,张琦的世界发生了颠覆。那天下午,喜欢参与指挥球队的老板李苏拉上几名球员进行了训练,训练中,李苏因不满张琦在场上的表现而严声斥责,并在训练结束后告诉张琦已被解雇。张琦以为这只是老板一时恼火之后的气话,没想到当天傍晚,保安径直来到张琦的宿舍催其离开,无奈之下,张琦只能照办。
按照张琦当时的想法,离开奥神之后,以他的年龄和身手,他完全可以落脚于一支CBA球队,但在向奥神索要运动员注销证明的过程中,张琦却遭到了奥神的拒绝。情急之下,张琦来到篮协讨说法,但非但没有讨回公道,还意外得知奥神并没有在篮协为自己进行注册,也就是说,奥神与张琦签订的那份合同,并不受篮协保护。
最终,张琦只能走上原告席,将奥神告上法庭,以此讨回自己被拖欠的薪水以及自由身份,因为手里没有合同原件,张琦只能用球衣、参赛证以及照片证明自己与奥神之间存在雇佣关系。但令张琦始料未及的是,在站上原告席后,他又莫名其妙地站上了被告席——因为张琦在离队期间代表某大学参加了全国体育院校篮球比赛,奥神以“严重违反合同规定”倒打了一耙。而与张琦索要的6.6万赔偿金相比,奥神提出的赔偿额度让人咋舌——1500万美元。
经历了若干次出庭,张琦与奥神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终于在2009年宣告终止。黄金年龄被白白浪费两年,焦急的张琦又来到篮协,这次他来的目的是为了让篮协开一个运动员自由明,但篮协的一句话,彻底击碎了张琦的职业篮球梦。“篮协跟我要奥神那边的注销证明,我拿出法院终审给出的劳动合同终止判决书,篮协却不认。”张琦说。
张琦出生于1986年,对于司职小前锋的他来说,27岁本该是球员的黄金年龄,但他的职业篮球之路,却早在21岁时便被封死。如今的他已经回到老家沈阳,靠代理机票赚份差价,偶尔打打野球挣点外快,但他也明白这些终归不是长久之计,“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已经耗不起了,最近也在四处找找机会,想找个稳定点儿的工作,至于职业联赛,已经没法去想了。”
北京女篮的球队历史
1957年初,北京女篮球队的队员都已经到齐,陈文忠担任领队,女篮教练是杨福鹿,队长是周懿娴,队员有杨洁、付连贞、马敬霞、郑于莲、王霞飞、黄贞、李绍芬、徐为丽、马申妹、胡英信、万爱仙、庞惠林。
1957年,北京篮球队全部搬到先农坛训练和住宿。5月便代表国家队到莫斯科参加国际青年联欢节,领队是马健行。回国后便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全国甲级联赛,女队获得冠军。
1958年,在上海举行第三届全国篮球甲级联赛,女篮获得冠军。女篮出访法国,在法国的表演赛中,女队获全胜,然后到瑞士访问,女队全胜而归。这次出访的领队是张青季。
1959年,在第一届全运会上北京女篮获得冠军。1960年在沈阳的全国甲级联赛上,女篮又一次登上冠军宝座。
1958年底,国家篮球队重新成立时,从北京调走了大批人马。女篮由白金申任主教练,在年轻队员占多数的情况下,经过顽强拼搏,获得全国甲级联赛第四名。
1962年是北京女篮球队的低潮期,由于老队员离队的离队,调走的调走,大批年轻队员经验不足,显得青黄不接。在全国甲级联赛中,女队在白金申教练的率领下,获得第十二名。
1963年,北京女篮都度过了低潮期,在全国甲级联赛中打出了好名次,女篮由高鄂、鞠汾康出任教练,取得第六名。
1964年,经上级批准,正式命名了北京女篮球队。女篮没有出访任务,参加全国甲级联赛获第八名。同年,国家队调走了女队的魏文珊、任焕珍。
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在北京举行,女篮在高鄂、鞠汾康教练的带领下,克服大换血带来的困难,也取得第五名。
1966年,北京女篮出访柬埔寨,教练是吕长新。
10年起全国性体育比赛陆续恢,北京篮球队得以重新组建,共建四个队:北京男篮、北京女篮、北京青年男篮、北京青年女篮。女篮由白金申、付连贞、郑于莲任教;青年女篮由鞠汾康、胡英信、刘绍兰任教;刚刚恢复的北京篮球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便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包括国家队在内的全国十二单位调赛,女篮取得第二名。北京篮球队刚刚重组,就显示了它甲级劲旅的实力。
10年女篮也在分区赛银川赛区的比赛中取得第一名。为了培养后备力量,11年底由张光烈主持,从中学生中挑选篮球运动苗子。应招的300多人,被选上的有四五十人,这些人中的许多人如宋小波、刘建设等以后成为了北京队和国家队的主力。
12年,五项球类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女篮球队获得第二名。
13年,全国篮球甲级联赛在杭州举行,女篮取得第三名。女篮教练是白金申、付连贞、郑于莲。
13年甲级联赛后,北京篮球队为解决队伍老化问题,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女篮为第四名。这时女篮教练员也做了调整,由白金申、何诗荪、姜忠俭执掌教鞭。
15年,第三届全运会举行,这时的北京队经过调整已经走向成熟,冯维、刘建立、宋晓波等一批队员逐渐脱颖而出。女篮在白金申、姜忠俭的带领下打了一个翻身仗,又一次摘取了全运会的桂冠。
16年,女篮参加了全国甲级联赛西安赛区的比赛,取得第一名,之后,教练白金申调国家队任教,姜忠俭带北京女篮出访南斯拉夫。
17年,全国甲级联赛在沈阳举行,这时的北京队差不多都是新队员了,由于缺乏经验,队员之间配合欠默契,成绩不理想,女篮取得第五名。
18年全国甲级联赛在广州举行,女篮经过顽强拼搏由上届的第五名上升到第二名。
19年,北京队面临两场全国性的重大比赛,第四届全运会和全国甲级联赛。由于北京篮球队准备充分,19年打了翻身仗,女篮则夺得全运会、全国甲级联赛双料冠军,这时女篮教练是白金申、姜忠俭、耿菊生。
1980年,全国女篮甲级联赛在北京举行,北京女篮夺得第四。
1981年,1981年全国女篮甲级联赛在济南举行,这时,女篮的教练班子是:何诗荪、姜忠俭、胡英信、耿菊生,在这次比赛中,北京女篮再次夺冠。
1982年,5月在成都全国女篮甲级联赛上,北京女篮夺得第三名。
1983年女篮获得这届全运会第三名。
1985年女篮取得全国甲级联赛的第八名和全国锦标赛第六名;这时女篮教练是王瑞卿、李树钊、孙瑞云。
北京篮球队三十年的历史是艰苦奋斗的历史。三十年里北京男女篮球队在全国甲级联赛、锦标赛、全运会获得冠军19个,亚军13个,第三名6个,始终处在甲级之列。向国家队输送马家驿、姜忠俭、黄频捷、张卫平、冯维、刘建立、闵鹿蕾、杨军、宋晓波、刘建设、巴燕等众多优秀选手。北京队还代表国家出访过很多国家,为增进我国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出了贡献。
1989年第一次以“北京首钢队”名义参加全国联赛,女篮获第十三名。
1989年的第二届全国青运会上,作为检验全国篮球后备力量的比赛,以刘少奎为领队,赵文群、贾素萍和卢红为教练的女队获第四名。
1990年因整体水平下滑,年轻队员较多的女篮降入乙级,领队何诗逊、主教练姜忠俭,教练员李东兴、孙瑞云。震动了全国和北京市篮球界,女篮走入了历史上的最低谷。同年在京举行的第11届亚运会上女篮的何军入选国家队。
1991年调整了教练队伍的女篮(主教练孙瑞云,教练员李东兴)因参加未列入全国体育竞赛的“全国大企业篮球赛”,受到国家体委竞体司篮球处停赛一年的处罚。
1992年女篮获乙级联赛第一名,领队于京波,主教练王利发、刘绍兰 ,何军入选国家女篮,获得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亚军。
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上,女篮经过顽强拼搏取得第四名,标志着女篮彻底走出了低谷,时任领队刘少奎,教练员于京波、刘绍兰。
1994年女篮因甲级队伍调整为十二支,已打回甲级的女队又重新在乙级联赛获第三名,主教练于京波,教练孙瑞云。
1995年初开始,中国篮球尝试改革,推出主客场赛制,因北京部队、广州部队女篮解散,北京首钢女篮递补为甲级队,参加了甲级联赛,获第五名。这也是女篮自1990年降级历时四年后重返甲级队。
1996年女篮联赛获第四名,锦标赛获第三名,这是女篮在“共建”后的最好成绩。
19年第八届全运会预赛后,女篮获得八运会第五名,女篮主教练孙瑞云,教练员孙宝强,李东兴为领队。
19年女篮教练班子调整为领队李东兴,主教练孙瑞云,教练孙宝强,并获俱乐部杯赛第五名。
1998年在市体育局的“强强联合”推动下,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与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即“精狮篮球俱乐部”合并,更名为“北京首钢京师篮球俱乐部”,女篮获WCBA联赛第六名。
1999年5月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与北京体育学院分离,女篮获第七名。
1999年北京首钢女篮,李东兴任领队,何军任主教练,孙瑞云任教练,首次引入韩国两名外援钱周媛和金英玉,获联赛第五名。
2000年女篮联赛(孙瑞云任主教练,何军任教练),用分站主客场赛制,女篮终获第四名。
2001年的第九届全运会上,女篮获得第六名,在首届WCBA2001-2002联赛上获第十名,领队李东兴,主教练孙瑞云,教练何军。
2002-2003CBA联赛,女篮在2002-2003年WCBA上获第七名,首次引入美国WNBA外援。
2012年,北京金隅女篮在WCBA总决赛中3:0击败浙江队,终于圆了30多年的冠军梦。
2015至2016赛季WCBA总决赛在首钢篮球中心落下大幕,主场作战的北京女篮以85比63战胜来访的新疆女篮,从而以总3比1问鼎本年度联赛总冠军。
全运会篮球比赛首战四场比赛见分晓,山东男篮主帅杨文海首秀失败
万众瞩目的全运会U22篮球比赛在中秋节拉开大幕。昨天从上午10点到晚间19.30先后进行了四场篮球比赛,这四场对决分别是:辽宁VS陕西、北京VS湖北、浙江VS天津、广东VS山东。
经过激烈的角逐, 在中秋节全运会篮球比赛的第一天战报是:辽宁男篮以98-58轻松战胜了东道主陕西队,北京男篮以72-64战胜湖北,浙江男篮以98-74大胜天津,广东男篮以84-68战胜山东。
这场比赛的看点还在于,杜峰在执教国家男篮时,还选拔了杨文海担任助理教练,作为两队的对决,从主教练层面来说,彼此都很了解,在战术安排上知根知底。杨文海作为执教山东男篮主教练的第一场比赛,自然不会松懈和麻痹,但是比赛结束后,杨文海率领的山东队却以68-84输给了广东队,杨文海首战失利,让山东球迷很失望。
比赛中双方摆出的首发阵容分别是,广东队:胡明轩、白昊天、赵睿、周鹏、沈梓捷 ;山东队:陈培东、薛博文、焦海龙、贾诚、朱荣振。
按说,两队的实力几乎是相当的,但是杨文海的山东队却输掉了16分。
球迷说,如果巩晓彬指导在场的话,或许不会输球,即使输球也不会输掉16分,这让杨文海很难堪。那么,我们分析一下比赛,为什么杨文海会输球,输在了哪里?
第一节的比赛,双方打得很焦灼,难分上下,半场结束,广东队24比23只领先山东队1分。可是半场结束,广东队41-36领先山东队5分。半场数据情况,广东队方面,徐杰5分、容子峰三分4投3中得到9分、胡明轩11分、赵睿7分、周鹏5分5助 ;
山东队方面:陈培东6分、王汝恒6分、朱荣振4分4板、陶汉林6分4板、贾诚5分5板。在半场中,广东队得分最高的是胡明轩11分,山东队的得分最高球员是陈培东、王汝恒和陶汉林都得了6分。
第三节比赛,山东队在40-43落后的情况下,开始奋力追分,但是由于广东队打得顽强勇敢,赵睿追击三分命中,广东队50-40拉开10分的差距。到第三节结束,山东队48-60已经落后了12分。
第四节比赛,山东队连续出现2次失误,让广东队68-50把一度扩大到了18分,最后由于李祥波失误,张浩嘉直接抢断轻松得分,广东队73-55领先,差距保持着18分 。
尽管山东队疯狂追分,一度将63-75缩小分差。但是全场比赛结束后,广东队84比68战胜山东队。
全场比赛数据,广东队:容子峰11分、徐杰7分5板、胡明轩17分、赵睿14分、周鹏9分、沈梓捷8分。山东队:陈培东10分、王汝恒12分5抢断、薛博文5分、李祥波10分、朱荣振9分5板、陶汉林8分5板、贾诚5分。山东队的李祥波拿到10分的最高分,而广东队的胡明轩爆砍17分的最高分。这就是差距。
那么杨文海的首战失败到底输在了哪里,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一是山东队的三分球命中率低是输球的一大原因 ,仅在前三节,广东队就投进8个三分球,而山东队只投进4个三分球。 二是杨文海的执教过于保守 ,表现在队员的轮换上不够及时和有力,战术安排上不够明显,在攻防两端上明显弱于广东队。 三是无论二分球还是三分球频繁打铁,命中率太低 。
所以,杨文海要想在全运会上打出好成绩,如果想在全运会上以更好的成绩证明自己的执教能力的话,必须带领队员加强三分球的练习,可以说,三分球是比赛获胜的法宝。
尽管广东赢了山东,但两队打得都不怎么样,尤其中远投,频频打铁,惨不忍睹,许多空位球都投不进。本场比赛暴露了中国男篮的实力和水平,让球迷为中国男篮揪心!
总之,杨文海带领山东队首战失利,失败是成功之母,希望杨文海要认真总结和反思本场失败的教训,力争打好后面的比赛,为山东父老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