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奥运会柔道冠军_历届奥运会柔道有多少金牌
1.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运动员曾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
2.柔道的知识介绍
3.历届奥运会中国所得金牌数……?
4.盘点:中国历届奥运会首枚金牌得主都是谁
5.历届奥运会中国队首金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运动员曾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
中国历届奥运金牌健儿:
年洛杉矶:
射击:许海峰、吴晓旋、李玉伟
举重:吴数德、曾国强、陈伟强、姚景远
体操:李宁、楼云、马艳红
跳水:周继红
击剑:栾菊杰
排球:中国女排
1988年汉城:
跳水:许艳梅、高敏
乒乓球:陈静、陈龙灿、韦晴光
体操:楼云
1992年巴塞罗那:
游泳:庄泳、林莉、钱红、杨文意
体操:李小双、陆莉
射击:王义夫、张山
跳水:高敏、伏明霞、孙淑伟
乒乓球:邓亚萍、乔红、王涛、吕林
田径:陈跃玲
柔道:庄晓严
1996年亚特兰大:
游泳:乐静宜
田径:王军霞
柔道:孙福明
体操:李小双
羽毛球:葛菲、顾俊
射击:杨凌、李对红
举重:唐灵生、占旭刚
跳水:伏明霞、熊倪
乒乓球:邓亚萍、乔红、刘国梁、孔令辉
人物信息
--------------------------------------------------------------------------------
姓名:许海峰 性别:男
英文名: 出生年月:1957.08.01
身高: 体重:
国籍:中国 籍贯:安徽
项目:射击 位置:
俱乐部: 俱乐部号码:
国家队号码:
购买: 相关产品
许海峰简介
--------------------------------------------------------------------------------
比赛成绩:
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上,
以566环的成绩获得该届奥运会首项冠军——男子自选
冠军,成为我国第一个在奥运会上获冠军的运动员。
1998年,在韩国举行的第24届汉城奥运会上,
夺得男子气亚军。
1990年,在中国北京举行的第11届亚运会上,
以660环的成绩获男子个人自选慢射60发比赛的
冠军;与队友合作,夺得男子团体自选慢射60发冠
军。
1994年7月,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46届射击
世界锦标赛上,与队友合作,夺得男子10米气团体
冠军。
1994年9月,在日本广岛举行的第12届亚运会
上,与队友合作,夺得男子慢射团体冠军。
执教战绩: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许海峰所带的队员李对红获得冠军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许海峰所带的队员陶璐娜夺得冠军
柔道的知识介绍
柔道judo在日语中是“柔之道”的意思。就是“温柔的方式”。柔道部分起源于一种古代日本武士空手搏斗的技术:柔术。柔道通过把对手摔倒在地而赢得比赛,它是奥运会比赛中唯一的允许使用窒息或扭脱关节等手段来制服对手的专案。柔道是一种对抗性很强的竞技运动,它强调选手对技巧掌握的娴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对比。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阅读!
柔道运动是嘉纳治五郎在19世纪80年代创立的,并且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成为奥运会比赛专案。当时日本作为奥运会主办国可以增设一项比赛专案,于是日本选择了柔道。东京奥运会只设4个级别的比赛,日本选手夺得了其中的三枚金牌。
但是在无差别级比赛中,身高1米98的荷兰选手安东·格辛克,在日本武道馆15000名观众面前,击败了连续三届的日本冠军Kaminaga Akio,并且在复活赛中再度将其击败,从而打破了日本柔道高手能够战胜任何对手的论调。
柔道比赛要求选手对对手的四肢、脖子作出“锁臂”、“扼颈”等动作,将对手扔倒或压制在地,直到对手认输或清楚地将对手扔倒在地,方可取得胜利。
柔道诞生于日本,为日本人民所喜爱。它在日本开展得极其广泛,因此日本素有"柔道之国"的称号。柔道是日本武术有的一科,是由柔术演变发展而来的。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日本战国时期到德川时代公元十五世纪一十六世纪。一直把柔道称为柔术或体术。现在所用的柔道这个一名词,是由"日本传讲道馆柔道"简化而来的。
柔道的历史非常古老要了解它的起源是件复杂的事。在柔道各流派的著作中。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一种传说是:在垂仁天皇时期公元前29年继位,野见宿弥和当麻蹴速二人进行了一次有名的格斗。他们的格斗是用搏击和角力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的。此后,一些人吸取了其中角力的技术, 发展成为现在的相扑运动;另一些人总结了格斗中搏击方面的经验,发展成为柔术,进而演变成为柔道这种体育运动形式。另一种说法是:柔术起源于我国唐代拳术,是徒手形式的柔法、和法、体术、捕手、小具足、拳法等打、踢、摔、拿竞技专案的总称。到了明朝末年,曾在少林寺学过武术的陈元斌于十七世纪上半叶东渡日本,在江户城南国正寺,传授中国武术,致使柔术在日本广泛开展起来,从此流派也日益繁多,在柔术的流派中,据记载,最早的流派是天文元年1532 年六月创始的竹内流派;接着在丰臣末期约1590年兴 起了荒木流派;德川家光时代1623年以后,又出现了梦想流派、制刚流派、吉同流派、直心流派、良移心当流派、天神真杨流派、起倒流派、涉川流派等。
明治十年1877丰三东京帝国大学现在的东京大学学生嘉纳治五郎,当时十八岁,他从健体的愿望出发,立志学习柔术。最初在天神真杨流派的福田八之助门下就学,后在同流派的矾正智处学习,随后又在饭久保恒年的起倒流派学习。经过数年努力,业艺达到很高水平。他对天神真杨流派、起倒流派,以及其它各流派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视门户之见,博众家之长,经过整理改革,使柔术技艺理论和技术趋向完善,并制订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训练方法,取消了具有危险性的动作,确立了以投技、固技、当身技三部分为主的新的柔术体系,从而使传统柔术的面貌一新而改革创造成为现代柔道运动。从此,对柔道成为具有教育性的体育专案开始了科学探讨;并使柔道在培养高尚的意志品质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日本人民出于对柔道的推崇和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非常敬仰嘉纳治五郎先生,把他称为"柔道之父"。 嘉纳不仅是现代柔道运动的创造者、倡议者,也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家,一位对国际体育界有重要影响的伟人。
明治十五年1882年二月间,嘉纳治五郎先生移居在下谷稻荷町永昌寺内,把专院作为道场训练场,教授学生,开始了以柔道为中心的训练活动。这个永昌寺也就成了 "日本传讲道馆柔道"的创业地。,第一年,来学习的学生只有九名,以后逐年增加,讲道馆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柔道吸收综合各家柔术固有之长。又有可供比赛的规范可寻,所以它不仅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自卫技能,而且是一项引人入胜的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增强人们体质,而且有益于精神锤炼,可以提高人的警觉、应变能力,加强自信心和意志力。
柔道这项运动,在日本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现在日本每年围绕着全国柔道比赛大会,要举办名目繁多的各种型别的比赛。例如,各地区的中学生相当于我国的初中生柔道比赛。高等学校相当于我国的高中生的全国比赛、全日大学生优胜赛,以及各种形式的对抗赛等。柔道在日本不仅仅是性质的体育运动,而且是学校体育的一个教学专案。这就使日本人民从少年时代起就有机会接受系统训练,为提高柔道技艺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享有"柔道之国"美誉的日本,在历届奥运会和世界比赛中,几乎每次都获得半数以上的金牌和团体冠军
柔道运动起源于日本武术的一种,即“柔术”。但实际上柔道是一种对抗性很强的竞技运动,它强调选手对技巧掌握的娴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对比。
柔道经过近代的发展之后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列为正式比赛专案东道主可以选择增加一个奥运会比赛专案,日本选择了柔道,日本作为柔道的发源地在早期的确拥有优势。但是在无差别级比赛中,身高1米98的荷兰选手吉新克击败了日本三届全国冠军,从而也改变了人们对柔道的幻想式看法。
赛制
男、女柔道分别在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和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上被列为比赛专案。在奥运会上,男选手得分并赢得比赛的时间是五分钟,女子为四分钟。如果双方都没有得分,则由三名裁判按照多数票的原则确定胜者。每个重量级别的专案都设有一块金牌,一块银牌和两块铜牌。
在悉尼奥运会上,有400名选手参加柔道比赛,他们将不再身着白色传统服装,而是一名选手着白色服装、另一名选手著蓝色服装。
每个级别的选手将首先分到两个组进行单淘汰赛,然后小组前两名进入半决赛,胜者争夺冠军。
运动员也许是为了强调柔道运动是任何身材的人都能参加的运动,悉尼奥运会上最引人注目的两名柔道选手身材的确相差悬殊。
北京奥运会柔道比赛共设14个小项,男女各7项,分别是男子 60公斤级、66公斤级、73公斤级、81公斤级、90公斤级、100公斤级、 100公斤以上级,女子48公斤级、52公斤级、57公斤级、63公斤级、70公斤级、78公斤级、78公斤以上级。北京奥运会柔道比赛将于2008年8月9日至15日在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举行。
比赛场地和服装:柔道比赛场地用榻榻米或类似榻榻米的合适材料铺设,颜色通常为绿色。分比赛区和安全区。运动员一方穿蓝色的柔道服,另一方穿白色的柔道服。柔道服上衣的长度须能盖住大腿,上衣左襟压右襟应足够宽大。腰部系一条宽4到5厘米的腰带,其颜色代表运动员的段位。
竞赛规则:比赛时,根据运动员使用的技术,按其质量和效果评为4种分数:
1.一本:四种情况获得“一本”:比赛的一方控制对方并使用投技以相当的力量和速度把对方摔成大部分背部着地状态;在“压技”比赛中一方把对方控制住,使其在宣布“压技开始”后25秒钟内不能摆脱控制时;比赛的一方用手或脚拍击垫子或对方身体两次或两次以上,或喊“输了”时;当比赛的一方使用绞技或关节技,充分显示出技术效果时。另外,当比赛一方受到第四个“指导”的处罚时,另一方则获得“一本”得分。当一方获得“一本”后,即获得该场比赛的胜利。
2.技有:有两种情况获得“技有”:比赛一方控制对手并使用投技摔倒对方,但技术效果在评判“一本”的三个条件中有一项不足时;在“压技”中,比赛一方把对方控制住,达到20秒钟以上。另外,当比赛一方受到第三个“指导”的处罚时,另一方则获得一个“技有”得分。比赛一方在一场比赛中获得第二次“技有”时,即获得胜利。
3.有效:有两种情况获得“有效”:比赛一方控制对手并使用投技摔倒对方,但技术效果在评判“一本”的三个条件中有两项不足时;在“压技”中比赛一方把对方控制住15秒钟以上。另外,当比赛一方受到第二个“指导”的处罚时,另一方则获得一个“有效”得分。
4.效果:有两种情况获得“效果”:比赛的一方控制对手并使用投技有速度、有力量地把对方摔成一个肩或大腿或臀部着地时;在“压技”中,比赛一方把对方控制住10秒钟以上。另外,当比赛一方受到“指导”的处罚时,另一方则获得一个“效果”得分。
一场比赛中,运动员获得“一本”后,该场比赛即可结束,获得“一本”的运动员获得本场比赛胜利。一场比赛中没有出现“一本”胜利时,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则按“技有”、“有效”、“效果”的多少评定胜负。但是一个“技有”胜过所有的“有效”和“效果”。一个“有效”胜过所有的“效果”。如果双方得分相等,则进行加时赛,加时赛中先得分者获得该场比赛胜利。加时赛结束后,如果双方得分还没有改变,则由场上三名裁判经过商议后举旗决定胜负。
竞赛礼仪:柔道是一项极为讲究礼节的专案。竞赛规则中对参赛队员及裁判员的礼节有明文规定。作为观众,要文明观赛。
历届奥运会中国所得金牌数……?
截止到伦敦奥运会,中国共获得201枚奥运金牌。
中国奥运金体情况如下:
年份 举办地 运动员 性别 大项
洛杉矶 许海峰 男 射击
洛杉矶 曾国强 男 举重
洛杉矶 吴数德 男 举重
洛杉矶 李玉伟 男 射击
洛杉矶 陈伟强 男 举重
洛杉矶 姚景远 男 举重
洛杉矶 吴小旋 女 射击
洛杉矶 栾菊杰 女 击剑
洛杉矶 李宁 男 竞技体操
洛杉矶 李宁 男 竞技体操
洛杉矶 李宁 男 竞技体操
洛杉矶 楼云 男 竞技体操
洛杉矶 马燕红 女 竞技体操
洛杉矶 张蓉芳/郎平/朱玲/周晓兰/杨锡兰/梁艳/姜英/侯玉珠/苏惠娟/李延军/杨晓君/郑美珠 女 排球
洛杉矶 周继红 女 跳水
1988 汉城 许艳梅 女 跳水
1988 汉城 楼云 男 竞技体操
1988 汉城 高敏 女 跳水
1988 汉城 陈龙灿/韦晴光 男 乒乓球
1988 汉城 陈静 女 乒乓球
1992 巴塞罗那 陈跃玲 女 田径
1992 巴塞罗那 杨文意 女 游泳
1992 巴塞罗那 庄泳 女 游泳
1992 巴塞罗那 钱红 女 游泳
1992 巴塞罗那 林莉 女 游泳
1992 巴塞罗那 孙淑伟 男 跳水
1992 巴塞罗那 伏明霞 女 跳水
1992 巴塞罗那 高敏 女 跳水
1992 巴塞罗那 李小双 男 竞技体操
1992 巴塞罗那 陆莉 女 竞技体操
1992 巴塞罗那 王涛/吕林 男 乒乓球
1992 巴塞罗那 邓亚萍 女 乒乓球
1992 巴塞罗那 邓亚萍/乔红 女 乒乓球
1992 巴塞罗那 王义夫 男 射击
1992 巴塞罗那 张山(女) 男 射击
1992 巴塞罗那 庄晓岩 女 柔道
1996 亚特兰大 王军霞 女 田径
1996 亚特兰大 乐靖宜 女 游泳
1996 亚特兰大 熊倪 男 跳水
1996 亚特兰大 伏明霞 女 跳水
1996 亚特兰大 伏明霞 女 跳水
1996 亚特兰大 李小双 男 竞技体操
1996 亚特兰大 刘国梁 男 乒乓球
1996 亚特兰大 孔令辉/刘国梁 男 乒乓球
1996 亚特兰大 邓亚萍 女 乒乓球
1996 亚特兰大 邓亚萍/乔红 女 乒乓球
1996 亚特兰大 葛菲/顾俊 女 羽毛球
1996 亚特兰大 杨凌 男 射击
1996 亚特兰大 李对红 女 射击
1996 亚特兰大 唐灵生 男 举重
1996 亚特兰大 占旭刚 男 举重
1996 亚特兰大 孙福明 女 柔道
2000 悉尼 王丽萍 女 田径
2000 悉尼 田亮 男 跳水
2000 悉尼 熊倪 男 跳水
2000 悉尼 熊倪/肖海亮 男 跳水
2000 悉尼 李娜/桑雪 女 跳水
2000 悉尼 伏明霞 女 跳水
2000 悉尼 /邢傲伟/黄旭/杨威/肖俊峰/郑李辉 男 竞技体操
2000 悉尼 男 竞技体操
2000 悉尼 刘璇 女 竞技体操
2000 悉尼 孔令辉 男 乒乓球
2000 悉尼 王励勤/阎森 男 乒乓球
2000 悉尼 王楠 女 乒乓球
2000 悉尼 王楠/李菊 女 乒乓球
2000 悉尼 吉新鹏 男 羽毛球
2000 悉尼 龚智超 女 羽毛球
2000 悉尼 葛菲/顾俊 女 羽毛球
2000 悉尼 张军/高崚(女) 混 羽毛球
2000 悉尼 蔡亚林 男 射击
2000 悉尼 杨凌 男 射击
2000 悉尼 陶璐娜 女 射击
2000 悉尼 占旭刚 男 举重
2000 悉尼 杨霞 女 举重
2000 悉尼 陈晓敏 女 举重
2000 悉尼 林伟宁 女 举重
2000 悉尼 丁美媛 女 举重
2000 悉尼 唐琳 女 柔道
2000 悉尼 袁华 女 柔道
2000 悉尼 陈中 女 跆拳道
2004 雅典 杜丽 女 射击
2004 雅典 王义夫 男 射击
2004 雅典 郭晶晶/吴敏霞 女 跳水
2004 雅典 田亮/杨景辉 男 跳水
2004 雅典 冼东妹 女 柔道
2004 雅典 朱启南 男 射击
2004 雅典 陈艳青 女 举重
2004 雅典 罗雪娟 女 游泳
2004 雅典 石智勇 男 举重
2004 雅典 劳丽诗/李婷 女 跳水
2004 雅典 张国政 男 举重
2004 雅典 张宁 女 羽毛球
2004 雅典 刘春红 女 举重
2004 雅典 张军/高凌 混 羽毛球
2004 雅典 王楠/张怡宁 女 乒乓球
2004 雅典 马琳/陈杞 男 乒乓球
2004 雅典 杨维/张洁雯 女 羽毛球
2004 雅典 唐功红 女 举重
2004 雅典 贾占波 男 射击
2004 雅典 张怡宁 女 乒乓球
2004 雅典 李婷/孙甜甜 女 网球
2004 雅典 腾海滨 男 竞技体操
2004 雅典 王旭 女 摔跤
2004 雅典 彭勃 男 跳水
2004 雅典 郭晶晶 女 跳水
2004 雅典 刘翔 男 田径
2004 雅典 邢慧娜 女 田径
2004 雅典 孟关良/杨文军 男 皮划艇
2004 雅典 罗薇 女 跆拳道
2004 雅典 胡佳 男 跳水
2004 雅典 杨昊/王丽娜/赵蕊蕊/刘亚男/冯坤/宋妮娜/周苏红/李珊/张越红/张萍/张娜/陈静 女 排球
2004 雅典 陈中 女 跆拳道
2008 北京 陈燮霞 女 举重
2008 北京 庞伟 男 射击
2008 北京 郭文珺 女 射击
2008 北京 郭晶晶/吴敏霞 女 跳水
2008 北京 冼东妹 女 柔道
2008 北京 龙清泉 男 举重
2008 北京 林跃/火亮 男 跳水
2008 北京 陈艳青 女 举重
2008 北京 张湘祥 男 举重
2008 北京 杨威//陈一冰/肖钦/邹凯/黄旭 男 竞技体操
2008 北京 王鑫/陈若琳 女 跳水
2008 北京 仲满 男 击剑
2008 北京 廖辉 男 举重
2008 北京 江钰源/何可欣/杨伊琳/李珊珊/程菲/邓琳琳 女 竞技体操
2008 北京 陈颖 女 射击
2008 北京 王峰/秦凯 男 跳水
2008 北京 刘春红 女 举重
2008 北京 刘子歌 女 游泳
2008 北京 杜丽 女 射击
2008 北京 杨威 男 竞技体操
2008 北京 张娟娟 女 射箭
2008 北京 杨秀丽 女 柔道
2008 北京 曹磊 女 举重
2008 北京 佟文 女 柔道
2008 北京 陆永 男 举重
2008 北京 杜婧/于洋 女 羽毛球
2008 北京 张宁 女 羽毛球
2008 北京 邱健 男 射击
2008 北京 唐宾/奚爱华/金紫薇/张杨杨 女 赛艇
2008 北京 王娇 女 摔跤
2008 北京 邹凯 男 竞技体操
2008 北京 肖钦 男 竞技体操
2008 北京 郭跃/张怡宁/王楠 女 乒乓球
2008 北京 林丹 男 羽毛球
2008 北京 郭晶晶 女 跳水
2008 北京 陈一冰 男 竞技体操
2008 北京 何可欣 女 竞技体操
2008 北京 何雯娜 女 蹦床
2008 北京 马琳/王皓/王励勤 男 乒乓球
2008 北京 男 竞技体操
2008 北京 邹凯 男 竞技体操
2008 北京 陆春龙 男 蹦床
2008 北京 何冲 男 跳水
2008 北京 殷剑 女 帆船
2008 北京 吴静钰 女 跆拳道
2008 北京 陈若琳 女 跳水
2008 北京 张怡宁 女 乒乓球
2008 北京 孟关良/杨文军 男 皮划艇
2008 北京 马琳 男 乒乓球
2008 北京 邹市明 男 拳击
2008 北京 张小平 男 拳击
2012 伦敦 易思玲 女 射击
2012 伦敦 王明娟 女 举重
2012 伦敦 孙杨 男 游泳
2012 伦敦 叶诗文 女 游泳
2012 伦敦 郭文珺 女 射击
2012 伦敦 吴敏霞/何姿 女 跳水
2012 伦敦 曹缘 张雁全 男 跳水
2012 伦敦 李雪英 女 举重
2012 伦敦 陈一冰/张成龙/冯喆/邹凯/郭伟阳 男 体操
2012 伦敦 陈若琳/汪皓 女 跳水
2012 伦敦 雷声 男 击剑
2012 伦敦 叶诗文 女 游泳
2012 伦敦 林清峰 男 举重
2012 伦敦 秦凯/罗玉通 男 跳水
2012 伦敦 李晓霞 女 乒乓球
2012 伦敦 吕小军 男 举重
2012 伦敦 焦刘洋 女 游泳
2012 伦敦 张继科 男 乒乓球
2012 伦敦 董栋 男 蹦床
2012 伦敦 张楠/赵芸蕾 混 羽毛球
2012 伦敦 李雪芮 女 羽毛球
2012 伦敦 赵芸蕾/田卿 女 羽毛球
2012 伦敦 陈定 男 田径
2012 伦敦 孙杨 男 游泳
2012 伦敦 李娜/骆晓娟/孙玉洁/许安琪 女 击剑
2012 伦敦 林丹 男 羽毛球
2012 伦敦 邹凯 男 体操
2012 伦敦 蔡赟/傅海峰 男 羽毛球
2012 伦敦 周璐璐 女 举重
2012 伦敦 吴敏霞 女 跳水
2012 伦敦 徐莉佳 女 帆船
2012 伦敦 冯喆 男 体操
2012 伦敦 邓琳琳 女 体操
2012 伦敦 丁宁/郭跃/李晓霞 女 乒乓球
2012 伦敦 马龙/王皓/张继科 男 乒乓球
2012 伦敦 吴静钰 女 跆拳道
2012 伦敦 陈若琳 女 跳水
2012 伦敦 邹市明 男 拳击
盘点:中国历届奥运会首枚金牌得主都是谁
首枚金牌的归属,始终是历届奥运会开赛之前绕不开的话题。在一届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中,若能拿下首金取得开门红,无疑会对整个代表团士气极大提升。每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首枚金牌都会格外引人注目,从 许海峰到陈燮霞,每位首金获得者都是集实力与运气于一身,他们为中国代表团赢得开门红的同时,也为自己拼来荣誉和财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代表团在历届奥运会上摘得的首金吧!
年7月29日,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射击比赛场上,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美国洛杉矶普拉多射击场以566环的成绩获得男子60发慢射冠军,夺得中国队自1932年参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来的“第一块金牌”,也从此开垦出了中国代表队在“奥运金牌榜”上的一席之地。
1988年9月18日,许艳梅获得第24届汉城奥运会女子十米跳台跳水金牌。图为许艳梅在领奖台上。
1988年9月18日,女子10米跳台跳水决赛阶段的比赛只剩下最后一轮了,许艳梅只比美国名将米切尔高出0.27分暂居第一。在预赛中,许艳梅只获得第三名,位于米切尔之后。那时候,看台上许多美国观众摇着小旗,为米切尔欢呼、鼓掌。牵动心弦的最后一跳就要开始了。许艳梅轻轻地放下手中的书籍,平静地走上跳台。起跳,翻腾,入水,动作舒展、优美、准确,许艳梅在全世界观众的记忆中,留下了漂亮的一跳,夺得奥运冠军。
1992年巴塞罗那:庄泳以54秒64的成绩击败了世界纪录保持者美国选手汤普森,夺得女子100米自由泳金牌,这也是中国在游泳项目上的第一枚奥运金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也是中国游泳运动员第一次登上奥运会冠军领奖台。然而,庄泳的成功仅仅是一个开始,沉寂多年却已是春色满园的中国游泳界将从这里迈向世界。
1996年7月20日下午进行的女子柔道72公斤级以上的决赛中,在女子柔道72公斤以上级决赛中,以猛虎下山之势制服了古巴“女巨人”罗德里格斯,以4场一分未失的绝佳战绩夺得金牌。也将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中取得的第一枚金牌挂在胸前。
2000年9月17日,在第27届悉尼奥运会射击赛场上,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陶璐娜承受着种种压力,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女子气项目上经过3个多小时的技术、体力和意志力的考验,凭自己的实力以690.4环的成绩为中国队夺得本届奥运会首金。
2004年8月15日,希腊雅典结束的女子10米气步赛中,中国选手杜丽以总成绩502.0环夺金牌,而这也是中国奥运健儿在本届雅典奥运会上所获得的第一枚金牌,同时也是本届奥运产生的第一枚金牌,杜丽的成绩同时还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
2008年8月9日,中国选手陈燮霞在北京奥运会女子48公斤级举重比赛中以212公斤的总成绩获得冠军,这也是中国代表团获得的首枚金牌。
易思玲、喻丹携手出击 奥运首金归国有望
这次伦敦奥运会女子10米气项目中国队派出的将是两名年轻选手易思玲和喻丹。作为新人,擅长女子10米气的易思玲绝对算是佼佼者,这位22岁的小将在09年进入人们视线之后几乎夺下了除了奥运会之外的所有冠军,此次出征伦敦,她一定会向运动员最看重的“奥运“金牌发起冲击。此外这个项目还有一位小将喻丹,她在今年3月的国内选拔最后的决赛中表现优异,淘汰武柳希,获得奥运资格。凭借着新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她们的奥运成绩绝对值得期待!
历届奥运会中国队首金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派代表参加了年洛杉矶奥运会以及之后的七届奥运会(截至2015年),每次奥运会上每一块金牌都是运动员辛勤努力拼来的,备受关注。尤其是每届奥运会中国代表队的第一块金牌,意义更是不同。每届奥运会上,中国队的第一枚金牌分别是:
1、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射击);
2、1988年汉城奥运会 ,许艳梅(跳水);
3、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庄泳(游泳);
4、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孙福明(柔道);
5、2000年悉尼奥运会 ,陶璐娜(射击);
6、2004年雅典奥运会,杜丽(射击);
7、2008年北京奥运会,陈燮霞(举重);
8、2012年伦敦奥运会 ,易思玲 (射击)。
奥林匹克运动会(希腊语:Ολυμπιακο? Αγ?νε?;法语:Jeux olympiques;英语:Olympic Games)简称“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一届,会期不超过16日,分为夏季奥运会(奥运会)、夏季残奥会、冬季奥运会(冬奥会)、冬季残奥会、夏季青年奥运会(青奥会)和冬季青年奥运会。奥运会是各个国家用运动交流各国文化,以及切磋体育技能,其目的是为了鼓励人民的运动精神。